正版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著 全套8册 历史地图集类研究收藏瑰宝

  • 正版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著 全套8册 历史地图集类研究收藏瑰宝
  • 所属分类:
    发货地:湘潭
  • 价    格:328
  • 市场价格:
  • 今日价格: 有特价请联系
  • 优惠详情: 剩余数量总共数量
  • 最近热度:
  • 累计热度: 306
  • 综合得分:
  • 信誉得分:
  • 品牌:
  • 货号:ceb16aae8e
  • 立刻联系购买联系商家行者无忧地图书店

        本商品由行者无忧地图书店提供,通过行者无忧地图书店完成交易,请放心购物

  • 是否是套装:是
  • 书名: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
  • 定价:482.00元
  • 出版社名称:中国地图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6年06月
  • 作者:谭其骧
  • 作者地区:中国大陆
  • 译者:无
  • 开本:16
  • 书名: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

 

基本信息
书名:  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合订8册)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书号:ISBN (咨询特价)
主编:谭其骧
版次:(咨询特价)年10月第1版 
印次:(咨询特价)年6月河北第3次印刷
纸张:胶版纸
语种:中文
尺寸规格:27.5x20x13.5cm
装帧:精装
净重:5.2kg
定价:482

 

赠品:送中国版图历史演变电子图。付款后,请客服索取。
中国历史演变目录(点击有惊喜   
1.夏12.南北朝
2.商13.隋
3.周14.唐
4.春秋15.五代
5.战国16.北宋
6.秦17.南宋
7.西汉18.
8.东汉19.明
9.三国20.清
10.西晋21.民国
11.东晋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容简介及编辑推荐

获得奖项:
上海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特等奖(1984年)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79-1985) 特等奖(1986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199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特别奖
《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出版后在国外均受到关注和好评,其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疆域辽阔的统一政权,但由于封建正统观念和大汉族主义的影响,也由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大多未得到足够的记载和研究,以往的历史地图集只画中原王朝或汉族政权,抹煞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图集》以充分反映几十个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事实为目的,确定以19世纪40年代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为历史上中国的基本范围,各历史时期所有在此范围中的民族建立的政权,无论是汉族或其他民族,都得到了显示。一些@疆少数民族政权如突厥、吐蕃等也尽量选用它们的极盛疆域的年代。《图集》既反对只承认汉族政权、中原王朝为主的谬论,也否定了把少数民族政权、边疆地区政权都当作中原王朝附庸的错误观点,有利于正确了解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观点。
2.以前的历史地图集大多以文献资料为定点上图的依据,而历史记载极为浩繁,编者精力有限,错漏很多。在文献记载本身错误的情况下,地图上的差异更难避免。《图集》尽量吸收了80年代中期以前的考古学、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用于核实校正文献记载。边区图的编绘还吸收少数民族@献资料,参考国外研究成果,因而内容更加精确完整。对基本靠文献确定的点线,也组织认真研究,尽可能纠正前人的错误。
3.我国以往的历史地图,一般都以一个朝代为一幅全图,内容非常简略,地名位置也不准确。杨守敬《历代舆地图》才采用了将全国分解为数十幅图的方法,但因所有图幅采用同一比例尺,而历史时期各地区开发程度和记载的详略极不均衡,因此中原地区往往地名过密,几乎难以辨认,而边疆地区却显得空白过多。同时这种平均分割往往将同一政区分属不同图幅,查阅十分不便。《图集》在总结了杨图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以各历史时期大@政区(或监察区、地理区)分幅,按内容密度确定不同比例尺,彻底解决了问题。由于采用高精度地图为底图,古今对照更为精确,科学性强,便于查阅。
4.历史上疆域、政区、地名变化很大,大多在同一政权时期内屡有改易,而各正史《地理志》对时间断限一般不够重视,往往混淆一朝不同年代的建置,前后相差数十、百余年。《图集》无论总图或分幅图,都确定标准年代(个别无法确定的,尽量确定一较短的标准时期),各时期尽量显示同一年代的政权疆域和政区建置。对时间较长的朝代,使用多幅总图显示不同年代的形势。
5.《图集》编者在河流、@泊、海岸线等历史上变化较大的自然要素的处理上,进行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改正了不少传统的错误说法,如云梦泽、洞庭湖、郡阳湖、黄河、长江、海河的变迁过程都在经过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新结论。这对于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进行国土整治的长远规划都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历史地图集(1-8)》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六册:宋·辽·金时期;第七册:·明时期;第八册:清时期。按年代分为20个图组,共有304幅地图(不另占篇幅的插图不计在内),549页。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各册均有中、英文的编例和地名索引。

   目录

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遗址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原始社会早期遗址图(旧石器时代) 举八十万分之一
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新石器时代) 六百万分之一

夏时期
夏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安邑、帝丘附近 七百万分之一

商时期
商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商时期中心区域图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宗周、成周附近 二百八十万分之一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晋秦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成周、新田附近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郑宋卫 二百一十分之一
齐鲁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北燕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楚吴越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诸侯称雄形势图(公前350年) 五百六十万分之一
韩魏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赵中山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齐鲁宋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燕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秦蜀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楚越 五百六十万分之一
索引

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秦时期
秦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关中诸郡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山东南部诸郡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山东北部诸郡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淮汉以南诸郡 八百四十万分之一

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司隶部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长安附近 八十四万分之一
并州、朔方刺史部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刺史部 二百八十万分之一
东郡北海间诸郡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荆州刺史部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宛县附近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扬州刺史部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冀州刺史部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幽州刺史部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涿郡勃海郡 二百八十万分之一
益州刺史部北部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益州刺史部南部哀牢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凉州刺史部 四百九十万分之一
交阯刺史部 四百九十万分之一
目南郡南部 四百九十万分之一
西域都护府 七百万分之一
匈奴等部 一千六百八十万分之一

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司隶校尉部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雒阳附近 六十万分之一
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刺史部 二百八十万分之一
颍川郡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东郡齐国间诸郡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冀州刺史部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荆州刺史部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宛县附近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扬州刺史部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益州刺史部北部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益州刺史部南部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凉州刺史部 四百九十万分之一
并州刺史部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幽州刺史部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交州刺史部 四百九十万分之一
西域都护府 七百万分之一
鲜卑等部 一千六百八十万分之一
索引

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司州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兖州豫州扬州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青州徐州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冀州并州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幽州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蓟、涿附近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雍州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长安附近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凉州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荆州 二百八十万分之一
西域长史府乌孙 七百万分之一

蜀汉
益州北部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成都附近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益州南部(〈广来〉降都督)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扬州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建业附近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荆州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交州 四百九十万分之一
龙编附近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鲜卑等部 一千六百八十万分之一
盛乐附近 八百四十万分之一

西晋时期
西晋时期全图 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司州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魏、晋洛阳附近 七十万分之一
兖州豫州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冀州并州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幽州平州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雍州秦州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凉州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梁州益州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成都附近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宁州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青州徐州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荆州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
扬州 四百二十万分之一
建邺附近 二百四十五万分之一
交州广州 四百九十万分之一
龙编附近 二百一十万分之一
西域长史府乌孙 七百万分之一
鲜卑等部 一千六百八十万分之一
盛乐附近 八百四十万分之一
地名索引
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第六册:宋·辽·金时期
第七册:·明时期
第八册:清时期 

   作者简介
谭其骧(1911年2月25—1992年8月28)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善人。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建立了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后升级为研究所,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所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八届政协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研究和中国历史地图的绘编。
谭其骧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家,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精彩内容及插图
前言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历史资料浩如烟海。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杰出的地理著作《禹贡》、《山海经》;以此为基础,很早就产生了一种重视历史地理的学术传统。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不仅记叙了西汉时代的地理,同时又是一部用西汉地理注释前代地名的历史地理著作。郦道的《水经注》,也用了大量的篇幅存古迹,述往事。唐宋以来传世的著名的舆地书,祖述班、郦,几乎无一不是由当世追溯到往古。可以说,中国古代所谓舆地之学,审其内容,几乎都与历史地理密切相关。 重视历史地理,当然会导致历史地图制作的兴起和昌盛。中国古代制图史上的权威、公三世纪西晋裴秀用“制图六体”制成的《禹贡地域图》,公八世纪唐中叶贾耽用古墨今朱法绘成的《海内华夷图》,都是在世界地图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历史地图。此二图久已亡佚(见存西安碑林伪齐时上石的《华夷图》和《禹迹图》是贾氏图的缩本),而将近举年前北宋符中税安礼所绘《历代地理指掌图》,“始自帝喾”,迄于北宋,“著其因革,刊其异同”,共有图四十四幅,至今犹有翻刻本传世。税氏以后直到清末,传世的木刻本历史地图集不下十余种。 清代集舆地之学大成的杨守敬,在其门人协助下,于本世纪初,编绘刊行《历代舆地图》线装本三十四册,始于春秋,止于明代,古今对照,朱墨套印,见于《左传》、《战国策》和各史《地理志》的地名,基本上都上了图,这是历史地图绘制史上的里程碑,较前此诸图更为详细。杨氏之后民国年代所出版的几种用新法绘制新式装帧的历史地图,内容较杨图远为简略。 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地图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历史地理知识和绘制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人们迫切希望出现一部用现代制图技术绘制的详细而精确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然而为什么直到解放以前,始终没有出过一部这样的图集呢@
……

细节图以第八册  清时期为例:

热门相关信息